杠杆炒股配资 徐悲鸿最长寿的学生:患心脏病40年,活到103岁,秘诀是少说多动_孙其峰_工作_生活
2023年3月,一代宗师孙其峰逝世杠杆炒股配资,享年103岁。
在他去世前,山东老家招远县多次提出,为他无偿修建孙其峰艺术馆,他一直不答应,来了几波人做他的思想工作,他还是没答应。
他说:“我的艺术馆如果值得弄,很多年之后也会有人建。现在就把钱投入到希望工程一类的公益事业上更有意义。”
孙其峰活了百年,捐过的款,帮助过的人,数不胜数,他的艺术是一座高峰,同时他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品德高峰。
孙其峰出身普通家庭,抗战爆发后,他刚初中毕业就失学了。
国破家亡,个人的命运飘摇,他跑去北京投靠舅舅王友石。
舅舅是画画的,孙其峰本意想跟他学画,但舅舅也是自身难保,一家子都难养活,多一个孙其峰更困难。
展开剩余94%为了生存,孙其峰去绸缎庄打工,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。
偶尔出去送货,路过画店、裱画铺看一眼画,默记下来回去,一边回忆一边画下来,用的还是店里包货的纸。
哪怕他后来成了大师,经济不再困难,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着,只要想画画,手边的小纸片、烟盒纸、包装纸都可以是他的画纸。
儿子孙长康的学生杨凤桐,曾经照顾过孙其峰一段时间,他手上留有的一张奶品包装纸,上面用铅笔勾画的几只小鸟,正出自于孙其峰之手。
1944年,孙其峰考上北平国立艺专,就像小鱼儿游进了满是饵料的海,怎么吃都吃不完。
在那里,他遇到了黄宾虹、李可染等名师。
山水画受教于吴镜汀、溥松窗,花鸟画受教于汪慎生,书法受教于黄宾虹、罗复戡;篆刻受教于金禹民、寿石工。
其中,校长徐悲鸿对他影响最大,绘画书法、西洋美术知识理论,徐悲鸿都传授给了孙其峰,连随身带写生本的习惯,也是学徐悲鸿的。
有一次,徐悲鸿见到孙其峰就问,“带速写本了吗?”孙其峰如实回答没有,随身带也不方便。
徐悲鸿脑回路直,当场示范给他看,如何在衣服上缝制口袋放速写本。
下一次徐悲鸿在校园又遇到孙其峰,又问:“口袋缝制了,速写本是否好带好用?”
孙其峰羞愧难当,因为他给忘了。
从那之后,孙其峰再也没忘带上写生本出门,走到哪里,一有灵感,掏出写生本就画。
毕业后,孙其峰开始为生活奔波,辗转于几所中学,勉强维持生活,之后又待了5年多的基层行政岗。
1952年被调去天津美术学院,刚开始干的还是行政工作,后来兼花鸟画教学。
这段时间,孙其峰画画都是见缝插针画的,为了多画一点,不让手生锈,他放弃了玩乐的机会。
五分钟、三分钟,哪怕一分钟只够勾两笔,他都不放过。
生活的事被他简单粗暴地分为两类,重要的事与不重要的事,不重要的事他不管,而重要的事只有国家大事、专业上的要事。
他经常告诉学生:“上帝给我的时间,我一秒钟也没还给他。”
64岁孙其峰患上心脏病,之后时不时就需要住院治疗,他的笔也没有搁下,能画的时候就画,画到心脏不舒服就休息一会,缓过来接着画。
90多岁他心脏病发住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,手已经拿不了笔了,他还用手指在空中勾勾画画。
活到老学到老,孙其峰是学到老活到老,这股勤奋的劲儿,死神也怕他吧,64岁患心脏病,还能活到103岁。
孙其峰的学生很特别,什么年龄、什么阶层都有,学院里的、工农兵学商、下岗工人,只要想学,来拜他为师,他都照单全收。
(孙其峰与学生们)
儿子孙长康曾说过:“我很崇敬他,并不因为他是我的父亲,并不因为他是书画大师。”
父亲教给他的,不单单是绘画。
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父亲孙其峰每年都会回山东老家住一段时间,父老乡亲就会趁机找上门跟他学画。
他来几个收几个,有时人家家境不好,空有一颗想学画画的心,他还“倒贴”给他们准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
乡亲们过意不去,送来农产品,孙其峰坚决不收,他对送礼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,“拿礼物的不能进门,学画的随时来”。
孙瑜回忆,早年给爷爷做饭的一个少年,在他的帮助下考上了美院,还出了书。
给他开车的小郝,平时也跟着他学习画画,住院期间,有护士来求教,他也非常认真指导,从不计较得失。
孙瑜说:“他的感染力影响着每一个人,他有一种特殊能力,就是让身边每一个人爱上画画。”
家境不好的学生来拜师,孙其峰都不会收学费。
他将心比心,以前他家贫,几个老师如教他花鸟的汪慎生、教他画竹的秦仲文,教他治印、制作印纽的金禹民等,从未收他的学费,还会资助学习用具。
受惠于恩师,等自己当老师了,他也把这份恩惠传递下去。
免去学费,就已经是顶好的老师了,最难能可贵的,孙其峰连贫困生的心理都考虑到了。
张峰25岁在龙口一家工厂从事宣传、包装设计工作,从小就爱画画,平时得闲了就会画。
老师傅见他那么爱画画,就建议他拜师书画大师孙其峰,还给了孙其峰的地址。
(张峰在请教孙其峰老师)
张峰早就听过孙其峰的名声,他觉得一个大师怎么会愿意屈尊教他这种“菜鸟”。
但不想辜负了老师傅的美意,还是给孙其峰写了封信,对此他没抱太大希望。
可没想到,几天后他不仅收到了回信,信的内容还很真诚,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。
孙其峰也像察觉到张峰的心思,主动同他拉近距离:
“我小时候在龙口住过,我的第一个个人书画展就是在龙口办的,所以我对龙口很有感情……欢迎你有时间到天津来找我……”
还没见面,张峰就已经拜倒在孙其峰的人格魅力下。
传授了知识,孙其峰还操心上学生的前途。
冯玉平在拜孙其峰为师之前,只是个业余画画的。
他拜师的契机很简单,跟几个朋友偶然间聊起孙其峰,大家聊到兴起,直接找上门拜师,孙其峰问了两句就收了。
而从他拜师开始,孙其峰对他永远是鼓励为先。
他记得,1998年画了一张六尺的雪梅,孙老师改完,他正准备拿着画稿离开,孙老却让他把画留下。
“玉平,你把画放我这吧,你的画进步了,这张不错,我把它挂墙上,让别的学生也看一下学习学习,彼此都是鼓励。另外,我帮你宣传一下,让他们也认识认识你。”
老师对学生这种态度,哪个学生不激动得往死里学?
绘画之外的事,只要有关学生,孙其峰都要管。
在他逝世后,有个年迈的老画家一提起孙其峰老师,他的眼泪永远比话来得快。
当年他在天津求学,没钱买画具,连衣服、被子都没有,孙其峰全给他安排好了。
他说:“对孙先生的恩情我无以为报,惟有将老师的品行传承和光大。”
吕大江是通过父亲吕云所认识的孙其峰,2001年吕大江母亲病重需要手术,医疗费高达几十万元。
他回忆:“孙爷爷听到此消息第一个带头捐画,整个国画系老师全部都给捐画,并多次上医院慰问!”
后来他母亲去世,父亲整日郁郁寡欢,孙其峰就鼓励吕云所画牛,画完安慰他:
“你要把自己的心结打开,化悲痛为力量,把太行山画到极致,这才是冬兰和孩子们想看到的云所!”
也是在孙其峰的鼓励下,吕云所的艺术再上高峰,又一批写意太行横空出世。
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孙其峰根本不在意手上有没有留香,甚至可以的话,他不想要这香。
《山花烂漫》
1977年,霍春阳与老师孙其峰合作了《山花烂漫》,孙其峰在落款时,将霍春阳的名字写在自己前面。
当时霍春阳还只是个学生,他说:
“我是无名小卒,把我的名字写在前面,别人就认为我是个老先生,由于这幅画的出名,美术界关注了我,我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。”
孙其峰是山东招远石对头人,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,钱、力他都出了。
2010年,石对头被命名为“烟台书画村”,孙老题写了匾额。
石对头人艺术馆的设计效果图出来后,王凯春和石对头书画院的两位院长王学义、孙学杰拿去给他看。
当时病榻上的他,很满意,只强调了一句:“不要突出我,要多宣传大家!”
在美术界他的份量很重,但他始终把自己看得很轻,他一直希冀,自己轻到可以托举每个爱画画的人就够了。
北京申奥成功后,张锡堃有感而发,创作了《情系奥运》奥运会历史名城书画系列作品,还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专文特批各地巡展。
张锡堃拿着样稿向恩师请教,年近九十的孙老边看边觉得欣慰,“太好了,我看到你们的作品,就像农民看到自己田里丰收的果实一样高兴!”
他跟学生说的话永远那么让人动容,“这些年,有时看见你的作品,你已有很大进步,希望你更上一层楼,创出更高更好而又不雷同于当代人的属于自己的新面貌。”
收到这封来信,张国兴眼眶立马湿润了。
如此为他人着想的老师,就算他活到了103岁,按中国的丧葬文化,高龄逝世是喜丧,好多学生依旧悲痛到难以接受。
学生悼念他的文章,我怎么搜都搜不尽,里面写到的孙老对他们的好,我努力读都读不完。
孙老98岁寿辰,遵循虚岁与天津生日的老例儿“过九不过十”,孙老那年的生日便以百岁计。
学生们从天南地北,纷纷赶到贺寿,有学生问他,该怎么做才能像他一样长寿。
他知无不言:“生活上少吃多动,持之以恒,在精神上贵平和,生活上贵淡泊,唯淡唯和。
遇喜怒哀乐皆泰然处之,平和地对待一切,立平常之心,于平常中自然得长岁。”
“写字画画,可以健脑,可以延年益寿。但如果把书画当敲门砖来搞人际关系,或当商品去赚钱,身心就不健康了。”
但其实,孙老长寿的秘诀早在谜面上了。
孙老有“三知”座右铭,还刻有一方印:知足,知不足,不知足。
要对自己拥有的一切知足,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,时刻改进,要对艺术永远保持“饥饿感”,永不知足。
参考资料:
1、纪录片|《岁月丹青——孙其峰》
2、孙其峰|我的治艺之路
3、孙其峰|我的学画之路
4、文化艺术报|仰望孙其峰
5、中国书画报|王凯春:我心目中的孙其峰先生
6、天津美术网|他是一束指引道路的光——张峰追忆恩师孙其峰先生
7、天津美术网|春风化雨 师恩不忘——追忆恩师孙其峰先生往事
8、天津美术网|张德智:虚心好学 画艺精进——忆恩师孙其峰先生
9、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|校友才俊孙其峰大师
10、张锡堃|忆恩师孙其峰先生
11、张国兴|我的恩师孙其峰先生
12、吕大江|深切缅怀我最敬爱的恩师孙其峰爷爷
下面是孙其峰作品欣赏:
发布于:浙江省